制作黄河741收音机套件,一次半导体考古
最近做了一个黄河741套件,有七个锗三极管的超外差半导体收音机,全程焊接了一堆腿儿都氧化变黑了的、 各种古时候的 分立元件。 整个过程仿佛经历了一把半导体考古。
很久很久以前,我在高中的劳动课上做过一个带集成电路的黄河741 。 还记得当时几组小伙伴一起焊收音机,教室上空飞过的电线忽然冒烟了,同学们惊叫着跑出教室,老师冲进去咔嚓把电源闸刀扳下……那闸刀只有一个陶瓷底座。
后来的岁月里,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,十二点半,袁阔成、单田芳、田连元、刘兰芳……准时出来,讲述着引人入胜的故事,传播着中华文明古老的价值观。 这些都是从那个黄河741里听到的。 去年我老爸搬了一次家,居然这个老黄河741找不到了。
黄河741收音机是郑州无线电厂生产的。最早发源于哪年没考证出来。我在网上看到一张1976年9月10日, 资兴县供销社开的 741收音机销售收据,单价25.6元一台。还有一条新闻说1973年在郑州托人14.5元买了一台。
再后来,郑州无线电厂,跟那个时代无数个曾经辉煌过的工厂一样,湮没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。但是黄河741的传说被 “郑州中原电子科学技术普及站” 发行的741 套件继承了。
741套件在收音机爱好者的心目中的地位,可能仅次于 2P3 (一个流行于文革时期的收音机外壳,各路高手自己设计能塞进去的电路,所以它成为了那个时代一个经久不衰的DIY平台)。741套件版本流传于世的应该不低于六个:741、741A、741B、741C、集成电路版本的741(也可能叫TP-741),还有一种叫714。我在网上还见过99-741和2020-741的电路板,看上去像是爱好者复刻的。
我收的这套不知道是中原科普站的第几个版本。 据BI1EIH回忆,他九几年在郑州火车站中州商场三楼,就见过这种,下边用毛笔划了一道的741说明书。
下边是印刷电路板图纸。网上能看到的版本都是 草绿色 的,那是741A、741B的图纸。如果你见到过 天蓝色 的741电路板图纸,欢迎留言交流交流。
这套的中周B2,跟电路板图纸里画的是镜像的。 蚀刻的电路板铜皮也略有不同。 所以这套应该是优化了的,估计是741 v1.01?
感谢万能的互联网,我花了100块钱淘到了一套。而且 买完之后,这套件就下线了。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,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套“科普站版”的黄河741。
整个制作过程有惊无险。刚上来R1就把我难住了,两个焊点恨不得飞过半个电路板,一时间无从下手。 后来 改从音频部分开始,一级级倒着往回做,历经七级放大,坚持到最后,居然一个个都对上了。 最后把电阻R1、R4焊接在了电路板的背面。
以下是我整理的BOM表。 有心自己复刻的朋友欢迎收藏:
套件包里有几个电阻和电容对不上。 为了不愧对这家伙的年份,我 专门从半导体老中医那讨了几个“古时候的”元件。最后还富余一个三色环的电阻,没读出来色环的读数,用万用表测量是340KΩ。 不知道是干啥用的。
找到了7个测试点,指标都正常。 但是,现在还收不到台 。因为还需要对几个元件的振荡频率进行统调。
“统调”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!
我专门约了BI1EIH和BG1TPT,带着一个信号发生器来我家。BI1EIH把统调比喻为瞄准。脑补一下, 先调音频,再调中频和本振,再调跟踪……频率瞄准了,收音机就收到台了。
最后还要调一个拉丝电容,靠拉开缠绕的金属细丝,改变电容量,补偿调台用的双联电容。
这是个古董,现代电路里已经很罕见了。鉴于我和BI1EIH小时候都玩过拉丝了,这个 给 “拉丝 电容 ”拉丝 的机会留给了BG1TPT,补上了他人生一课。拉开多少很重要,不然调谐的振荡频率会偏,找台就偏了。幸好,我们有信号发生器。一段一段找,最后拉掉了几乎1/3,完美找到了最佳补偿。
然鹅,741还没有收到任何台。挨个检查测试点,发现检波的二极管击穿了。幸好我刚做了个 矿石收音机 ,拆了它的2AP9拿来换上。
然鹅,还是收不到任何台。三个半导体老中医又把几个中周调了一遍,感觉无论怎么挪磁棒上的线圈,喇叭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。于是 怀疑是线圈的问题。仔细检查,还真是,线圈焊短路了。
重焊,开机, It works!
听听这来自锗晶体管的浑厚的声音吧。
最后,下边那个红色的就是 2P3 。
原文发表于我的微信公众号 BG6LH - 制作黄河741收音机套件,一次半导体考古